近期新冠疫情再度升溫,與早期不同的是,許多患者即使喉嚨不痛不癢、沒有發燒,仍可能確診,僅出現輕微咳嗽、倦怠、腸胃不適等非典型症狀,也有一些人產生失眠及記憶力下降情形。常見後遺症如疲倦、失眠、腦霧、胸悶、記憶力下降等,可依體質分型調理:
- 氣陰兩虛型
症狀:口乾咽燥、心悸、乾咳、低熱。
方藥:沙參麥冬湯、清燥救肺湯加減。
建議:避免熬夜與過汗,飲食清淡,可食百合、木耳、蓮子等。
- 肺脾氣虛型
症狀:胃口差、腹脹、便稀。
方藥:參苓白朮散合生脈飲加減。
建議:充足睡眠、避風寒,適量食黃耆、山藥、薏仁等。
- 肝鬱氣滯型
症狀:情緒低落、失眠、胸悶、咽中不適。
方藥:加味逍遙散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。
建議:規律作息、緩和運動,茶飲可選玫瑰、薰衣草、陳皮等。
- 清氣不升型
症狀:腦霧、注意力差、記憶力退化、易睏倦。
方藥:益氣聰明湯、升陽益胃湯加減。
建議:勿過勞,飲食可加入黃耆、黨參等健脾益氣食材。
日常保健建議
配合導引復健(如八段錦、太極)、規律作息、清淡飲食、避免油炸甜冷辣食與酒精。防疫措施仍應落實,如戴口罩、勤洗手,並可搭配中藥茶飲提升免疫力、維持健康平衡。
防疫上,中醫強調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平日可透過充足睡眠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以及適當食補如白朮、黃耆提升免疫力。出入公共場所建議佩戴口罩、勤洗手,保護自己也守護家人。
#新冠防疫 #中醫調理 #輕症也需重視 #清冠一號 #正氣存內